悦纳生活,相伴成长
----学校寄宿生工作
我校迎来了插班的寄宿生已有一年了,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愉快生活与健康成长”的理念,紧紧围绕“细、实、严、爱”的管理思想,建立健全寄宿生管理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这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增强责任意识。
1、寄宿生在校时间长,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生活作风等都要在这个大家庭中培养、形成和发展。学生离开父母,若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就没有安全感和温暖感。离开了父母在生活、学习方面需要指导、培养。学校的管理者与教育者均要有份特殊的担当与厚爱,让这群特殊的孩子健康成长。每位教育者必须真心关爱寄宿学生,做他们的知识老师,做他们的生活老师,做他们的心灵“父母”。
2、寄宿生管理员配合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班主任和值日教师对寄宿生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心理老师定期与寄宿学生谈话、聊天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
3、在各区域由不同的管理负责人与管理团队,另外还有外聘于协作管理与关爱的的社会团体力量。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各项目的一个综合完整的寄宿生管理网络。
二、落实工作流程。
1、流程整体协同。学校召开多次的主题性会议,落实各项制度,建立学校行政执勤、值日辅导、宿舍生活管理、安全管理、班主任、任课老师等一系列工作职责与管理制度,严格安全检查制度。排查学生宿舍生活区域、食堂餐厅、饮用水源等重点场所;严格执行夜间巡查、值班登记、接送、辅导等工作。
2、记录规范全面。建立寄宿生学校档案与个体档案,有完整的基本信息与相关的过程记录;建立专项安全检查及整改、卫生消毒、防火防盗、岗位考核、关爱辅导案例、文明宿舍评比、家长来访登记、突发事件处置等细致的工作流程;做好记录登记。岗位到人,责任到人,协调配合。
3、要求明晰到位。要求学生做到:“两刷”、“三化”“四洗”“六个一”。两刷:每天早晚刷牙。三化:管理规范化、日常行为规范化、清洁卫生经常化。四洗:每晨一洗脸、每晚一洗澡、每天一洗衣、半月一洗被(被套子)。要求教师每日做到:四问,四督促。四查:问睡眠、问作业、问饮食、问心情。三督促:督促起床睡觉、督促清洗整理,督促练习阅读、督促排队就餐。使寄宿生管理步向规范化、科学化。
三、活化活动项目。
1、成长档案。学校建立信息库。每人一份登记表,调研学生原有面貌,登记学生各项信息,分插班级、分宿舍、分辅导班。有班主任、课任老师、心理老师参与共同完成的学生谈话、家访、辅导、案例等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与教师行为记载组合成的个体档案资料。该信息全,实用性强。
2、结对活动。建立学生一对一结对跟踪档案。设立活动记录表(学生填写)。
3、师生结对。要求教师给予如寄宿生家长式的特殊关怀,每位班级学科教师(主要与寄宿生教学相关的老师)认育一位孩子,进行综合性的结对关爱。以代家长的角度去落实对应要求。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关怀的温暖。
4、专项活动。开展专项活动具有总体规划,做到形式多、面广。按计划组织寄宿生开展防震、消防安全演练;针对宿舍的文化布置、环境卫生、物品摆放、学生行为等方面进行日评周比;团队分阶段评选优秀寝室,并发奖状;每周安排好每天傍晚的活动,积极开展读书、文体、勤工俭学等丰富多彩的文、娱、劳活动,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节目;开展了“我爱新家”、西岸氧吧实践体验、心理讲座、家教辅导、捐赠仪式等活动。
5、流程管理。安排教师做好孩子每天乘车往返崇西中学工作,教师必须随车来往;安排周一下午教师会议期间的专人管理与记录;安排老师在家长接送孩子时的接待与登记(时间跨度大);安排辅导老师每天进专用室教师执勤、辅导、用餐等;安排好行政执勤与记录;安排辅导老师的夜自修时间的作业检查(对照作业记录本、签名、评价)、学科辅导、记录与评价(星级制)、组织活动、整理教室、返回宿舍个人料理指导、巡查宿舍、睡前提示、熄灯管理、第二天的餐前料理、早餐、上车前管理(20分钟至半小时)、随车送生等。
6、日常关怀。班主任根据建档情况、特殊资料,安排时间给予学科辅导,安排时间参加心理辅导,安排了困难学生的赢通助学,发动教师捐助,学校校长特地拿来几大包女儿的衣服,供学生选择。也有老师买了新鞋、食品、被子、毯子等,形成群体关爱的暖暖氛围。游泳课后天黑而回的寄宿生总有教师的私家车志愿送达崇西中学;乡村少年宫结束后总有执勤老师陪着他们开展小活动,然后送到崇西宿舍;
7、工作手册。学校建立有学科、班主任、心理老师等组成的记录学生教育案例与故事、分别辅导与谈话、过程评价与考核等工作记录手册,较为完整的将学生生活过程中的点滴予以跟踪记录。
后续思考的问题:
1、寄宿生的晚间:零食管理(早晚餐在崇西)
2、周日的送达时间难于把握(远:公交车的时间把握有难度)
3、学生作业参差不齐,先做好学生的管理(难免有声音,书,棋,影视片)与中学的夜自修有些冲突
4、辅导深度而言:师力不够
庙镇小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