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校务公开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校校务公开工作,提高学校行政工作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学校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更好地落实教职工和社会大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逐步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特制订校务公开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调动全校教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稳定发展,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郭洪星 副组长:蔡国菊
组 员:周 熔 康正军 欧阳桂菊 章 斌
2、监督小组
组 长:章 斌
组 员:陈国才 郁永彬
三、基本原则
依法公开,内容全面,突出重点,便捷及时。
四、公开内容
我校根究工作实际,不断深化、细化公开的内容,近年来主要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内容的公开:
1、学校年度工作目标、项目安排及重大决策公开:每学期学校的计划、总结,各职能部门的计划、总结。
2、学校内部管理综合改革方案公开: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上班制度等。
3、办事公开:周工作安排、教研培训主要工作事项、教师常规管理结果(教师课堂教学和早、中自习考勤结果、教案作业检查结果)。
4、收费公开:学校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执行,对各项费用实行亮牌收费。
5、财务管理公开:财务收入情况、教师工资情况及财务支出情况。
6、教职工奖惩公开:各级各类先进评选奖励(含教师年度、学年度业务考核评优)范围、对象、条件、名额、评选程序要求,评选活动过程,确定上报人选和评选结果;党员发展对象的考察、培养和发展。
7、职称评聘公开: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包括任职条件、上级下达的职数、学校职称评聘领导小组成员、量化评分标准、申请者名单、参评材料及考核情况,确定推荐上报人选等情况。
8、学生评优、推优公开:优秀少先队员评选细则,三好生评选细则,初三推优生、自荐生评选细则。
9、人事变动与干部任免公开:教师的调进、调出,中层以上干部的变动情况。
10、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
五、公开的形式、途径
校务公开主要通过校务会、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公开栏和座谈会等途径,分口头通报、布告公示、书面通报,接受审核、质询等形式实施。
1、校务会:校务会对校务公开的重大问题集体讨论,校长负责决策。
2、教代会:教代会是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
3、公开栏:我校设立内外两个公开栏,内公开栏设立在教工之家,外公开栏设立在校门醒目位置。定期向全校师生公布规划性的通报事项、有关费用的收支情况、评优(先)、评职称的结果情况等。
4、座谈会:召开学生、家长、教职工、及关心学校事业发展的有关人员座谈会,通报有关办学情况,并听取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和合理建议。
5、设立校长信箱和监督电话,听取社会、家长、学生的意见,并接受有关咨询。
6、建立学校网页,上网公布重点、热点信息。
7、其他形式:教职工大会、党员会议、家长委员会会议等。
六、公开的程序
校务公开的各项内容,先由学校各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集、整理、提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校校长严格把关,在公开日期内接受教职工监督。公开结束后,及时梳理意见,将反馈意见及时转告有关部门,并请相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整改。重大公开内容经学校行政会议或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再行公开,以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可靠、准确公正。
校务公开的有关资料予以妥善保存,及时存档,以备查验;校务公开情况的登记和档案保管,由学校人事干部负责。
七、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行政领导主抓,工会参与,群众督促,监督小组评议小组督办检查的工作格局。
2、分工负责,注重实效。明确校务公开各项内容的具体责任人,根据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确定的工作方案,做好有关分开事项的实施工作,负责对教职工提出的问题、意见作出解释和解答,建立校务公开档案。
3、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各部门负责人要严格管理,监督评议小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检查,把经常性的检查和专项检查结合起来,要对那些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部位和环节以及教职工反映强烈的项目,集中力量进行检查。对公开工作不落实,引发重大事件的责任人要实行责任追究;对于公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对在校务公开工作中不力的人,要进行批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