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办法
上海市教委对学生作业的布置量有明确的规定:初中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对书面作业量的严格控制以及对实践性作业的强调,使一部分老师在如何布置好作业方面产生了困惑,怎样才能在大量减少作业量的前提下使学生们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是目前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为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校曾先后多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教研组长会议、备课组长会议、骨干教师会议、学生代表会议及学业成绩在不同层次的家长代表等专题会议,集思广益,广泛听取不同层面的意见,紧密联系实际,多次完善、补充、修改,让作业的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作业为检测有效教学而布置”这一宗旨服务。由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为了认真落实《崇明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50条》,深入贯彻主动·有效课堂的要求,学校狠抓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环节,提高作业环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验中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办法。
一.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1、各科作业布置要求
布置作业是检查和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认真布置作业,各备课组首先要吃透各科“课程标准”,其基本要求必须做到“四精四有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2、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业”的辅助作用
作业是教师的“晴雨表”。教师要真正发挥作业的功能,让作业成为反映教学情况的晴雨表。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控制好作业的量,与各科教师计划一下,合理配置作业的时间和数量,如每科不超过半小时等,让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也要控制好作业的质。作业要少而精,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适当降低部分待进生的作业难度,让每个学生都完成好作业。更要注重作业的评价。教师对作业每做必查,挖掘和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反馈、表扬,让每个学生都想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大都“多云转晴”,有了做作业的兴趣,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快乐。
3、引导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正确认识教师布置作业的“动机”。作业是学生的“营养站”。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因此,除了巩固知识、技能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增加“营养”。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可以给学生补点方法,如阅读的方法、解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可以给学生补点情感,利用学科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语文教学有关亲情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搜集自己的亲情故事,同时教师也要调适好学生的作业情绪;还可以给学生补点兴趣,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如趣味数学题等。作业布置只要科学、生动,就能成为学生的发展需求,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
二.作业完成讲策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作业的完成是作业过程的核心,是落实作业实效的关键。
在作业完成过程中还做出了如下明确要求:
1、能在自习课上定时完成的作业,一定当堂完成,按时收取。
2、作业独立完成,如果借鉴别人的作业未注明应纳入诚信记录
3、课代表对每一科作业从各个环节上留下详细记录及评价。
4、不能当堂完成的作业,由课代表呈报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事先公布收交时间,按时收取,不得无故延误。
三.作业的批改作业的方法,提高作业反馈的及时性
通过作业的批改,教师从中可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进而为下一步教学设定准确教学目标。通过对作业的评判,学生得到自查自改的指导,从而不断进步。因此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方法,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作业除了课后由教师全批全改外,也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发挥作业的实效。
1、课堂上集体批改。对于某些纯计算或过程较简单的习题作业,教师先抽查几本了解一下作业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公布答案,指出易错的地方,让同学自查自改,教师在课堂上巡查每个同学的作业情况,及时指正某些同学作业存在的问题。这一做法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弄清作业的问题。
2、课间增设当面批改。当面批改是指针对个别同学在作业中反映出的知识失误或解题过程缺乏优化,面对该生一边讲评一边批改的方法。做法是:要求学生利用课间或课余主动找老师批改。
3、提倡学生互相批改。全收作业,但教师只批改同桌中的一位同学,之后让批改了作业的同学为同桌“面改作业”。实践证明,“全收半改”不仅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可提高学生的作业参与性。可以使学生正视自己和同学,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有一个再认识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4、小组批改作业。小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细化和培养团队的 重要手段。我们有许多作业,可以在集体收交以后由小组里的组科代表批改,这样调动了更多人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管理能力。批改后添加评语。对作业的评判适当添加鼓励性的评语,也可发挥作业的效能,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度。比如对作业的错误不要以一个“╳”了之,可适当点拨:“看看课本第╳页再做这道题好吗?”、“再认真读一遍题目”或“找数学优秀生╳╳问问好吗?”对于巧解的作业不妨批注“解法真妙!”、“有创新”等等,使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
总之,在整个作业过程中,作业布置得越好,学生完成作业时所出现的不良现象也就越少,批改要求就越高,作业也就越有意义。
四.对学生作业的有效评价
1、分层评价,鼓励为重。对分层布置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法。只要学生完成了其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
2、亮点评价,效能指向。激励当先。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在作业评价中,我们要尽量捕促学生作业中的亮点。抓住精彩一刻,对作业一向了草马虎的敷衍塞责的学生,只要出现一次完成作业比较工整认真的情况,就要抓住这一“闪光点”,及时加以鼓励多用艺术评语,艺术是架设于师生之间的桥梁,在作业评语中,用艺术的语言进行教育,可以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五.上好作业讲评课
教师批改作业时,要在班上进行讲评。总结一个阶段的作业中错误的典型情况,批出作业中的优缺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表扬作业优秀的典型和进步显著的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的总结力求从作业的具体实际出发,抓住典型做具体分析,引导学生在全班总结和典型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作业再做自我分析或者采取小组同学之间共同评议的办法,相互帮助,找出问题所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具体的做法可以有:(1)总结式。即概述学生作业的正误情况,指出错解现象、原因及一般纠正方法。(2)专题式。对作业的某一方面内容,进行专题讲评。(3)辨析式。就是列出错解实例,让学生讨论分辨。(4)欣赏式。任何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希望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赞赏。 (5)点拨式。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根据题目意思,启发学生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找出题目设置的陷阱,再审题意,找出捷径。
六.作业后做好反思和总结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生把自己课堂上的听课感受;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过程中自己想到但未与教师交流的问题;作业中对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学生情感、体验的感受等,通过作业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在师生之间找寻了一个互相了解、交流的固定舞台。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来说,有两样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是懂得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二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新的创造。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和评价机制,让作业与学生的观察、合作、创作、实验、社会调查等相结合,做到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潜能。
作业后反思总结,是整个作业环节的收获环节,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反思要求。
(1)对各班同一学科作业,两周总结一次,对不同老师作业情况总结备课组工作情况、老师工作情况。
(2)学生对自己每一学科作业要反思 总结,并留下记录,形成错题档案,并定期从错题档案中销档,最后保留一份档案精品。
(3)备课组定期进行阶段性作业总结,反思作业各个环节,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作业教学
崇明县实验中学
20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