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依法治校>>宣传教育>>正文

法治教案

2018年11月15日 11:15  点击:[]

学校名称:(盖章)   崇明区实验中学      学科:    历史              

 

课题名称:    《统一的隋唐时代》                                            

设计教师: 王楠楠

手机号码:13817024624

教学对象:(填年级)七年级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秦汉之后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强盛王朝。隋唐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继往开来,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局面。本课主要通过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和“贞观之治”三目内容展现隋唐时代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主要政治制度和措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隋、唐王朝的建立。

(2)掌握历史年代与世纪的换算方法。

(3)知道科举制的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4)知道三省六部制的名称及三省的职责。

(5)知道唐太宗和他的为君之道,知道“贞观之治”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隋朝年代与世纪的换算,使学生灵活运用到唐朝具体年代与世纪的换算。

(2)通过教师讲述,以及引导学生整理中国古代历代官吏选拔制度的线索,理解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渗透法治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第十八条。

(3)通过秦政府组织示意图与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对比讲解,理解三省六部制的分化相权、加强皇权的优越性。

(4)收集、交流有关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的史实,理解唐太宗知人善用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认识它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教育和文化发展等历史作用,深刻理解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唐太宗的政治作为及其成效,认识唐太宗作为盛世奠基者的历史地位,认识政治清明是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历史学科,对史学方法还比较陌生,本课潜移默化中渗透史学方法的运用。通过大量史料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其中拓展环节渗透法治教育,深刻理解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环节三:引导学生整理中国古代历代官吏选拔制度的线索,由于学生知识储备的欠缺和上课时间紧张等原因,需要提前预习课文小字拓展的资料,以保证教学高效进行。

环节十:小组探究活动:请你为唐太宗写一份颁奖词。为确保小组合作有效进行,协调好小组成员的分工。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须简要说明确定重点和难点的依据

 

重点: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历史作用;贞观之治

难点:唐太宗用人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说明:

1、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创新的时期,此时开创了科举制度,成为我国古代中央政权选拔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这一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至为深远;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少有的几个统治比较清明的时期,它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评价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故把此两项作为重点。

2、七年级学生很容易将两者作为独立的问题去把握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分析、点明,故把此作为难点。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一般为2000字以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以提问导入新课。

 

 

 

环节二:教师PPT出示隋、唐两幅地图,讲述隋唐的建立与年   代换算成世纪的方法。

 

 

 

 

 

环节三:教师PPT出示相关材料,通过教师讲述以及引导学生整理中国古代历代官吏选拔制度的线索。

 

环节四:教师逐一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环节五:拓展知识:幻灯片出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第十八条。

 

 

环节六:教师PPT出示“秦政府组织示意图”与“隋唐三省六部制图示”,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理解三省六部制分化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

 

环节七:模拟三省六部制的流程。

 

环节八:教师播放关于唐太宗的视频选段,请学生总结唐太宗认为“怎样才能避免隋的覆舟不再出现?

 

 

环节九:教师出示一系列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唐太宗用人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环节十:教师提供模板,引导学生模仿感动中国的一段颁奖词,完成小组探究活动。

 

 

 

 

 

 学生回答

 

 

  

学生练习年代换算成世纪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学生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学生朗读,结合自身谈谈体会。

 

 

学生比较、分析

 

 

 

 

学生小组展示

 

学生总结

 

 

 

学生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初步感受唐朝的强盛。

 

引导学生认识到隋虽二世而亡,但建规立制、承上启下,为气势恢宏的唐朝开辟了道路。掌握历史课标要求的基本的年代换算成世纪的方法。

 

通过一系列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引导学生对科举制的正面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渗透法治教育,深刻理解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用联系、比较的方法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有益于学生的理解

 

 

通过视频的运用,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同时培养学生从视频资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史料以及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史料现象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获取知识、迁移知识,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科举制

          制度创新

                      三省六部制

          盛世奠基:贞观之治

八、学校推荐意见200字以内

 

王老师的课,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兴趣,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通过本课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也能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对未成年人渗透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深刻理解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

 

 

 

 

 

 

 


 

上一条:法治教案 下一条:崇明区实验中学法制安全教育校本课程(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