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隋、唐王朝的建立。 (2)掌握历史年代与世纪的换算方法。 (3)知道科举制的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4)知道三省六部制的名称及三省的职责。 (5)知道唐太宗和他的为君之道,知道“贞观之治”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隋朝年代与世纪的换算,使学生灵活运用到唐朝具体年代与世纪的换算。 (2)通过教师讲述,以及引导学生整理中国古代历代官吏选拔制度的线索,理解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渗透法治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第十八条。 (3)通过秦政府组织示意图与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对比讲解,理解三省六部制的分化相权、加强皇权的优越性。 (4)收集、交流有关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的史实,理解唐太宗知人善用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认识它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教育和文化发展等历史作用,深刻理解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唐太宗的政治作为及其成效,认识唐太宗作为盛世奠基者的历史地位,认识政治清明是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
环节一:以提问导入新课。 环节二:教师PPT出示隋、唐两幅地图,讲述隋唐的建立与年 代换算成世纪的方法。 环节三:教师PPT出示相关材料,通过教师讲述以及引导学生整理中国古代历代官吏选拔制度的线索。 环节四:教师逐一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环节五:拓展知识:幻灯片出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第十八条。 环节六:教师PPT出示“秦政府组织示意图”与“隋唐三省六部制图示”,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理解三省六部制分化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 环节七:模拟三省六部制的流程。 环节八:教师播放关于唐太宗的视频选段,请学生总结唐太宗认为“怎样才能避免隋的覆舟不再出现?” 环节九:教师出示一系列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唐太宗用人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环节十:教师提供模板,引导学生模仿感动中国的一段颁奖词,完成小组探究活动。 |
学生回答 学生练习年代换算成世纪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学生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学生朗读,结合自身谈谈体会。 学生比较、分析 学生小组展示 学生总结 学生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初步感受唐朝的强盛。 引导学生认识到隋虽二世而亡,但建规立制、承上启下,为气势恢宏的唐朝开辟了道路。掌握历史课标要求的基本的年代换算成世纪的方法。 通过一系列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引导学生对科举制的正面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渗透法治教育,深刻理解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用联系、比较的方法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有益于学生的理解 通过视频的运用,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同时培养学生从视频资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史料以及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史料现象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获取知识、迁移知识,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