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的垫子 灵动的课堂

2023年09月06日 13:25  点击:[]

百变的垫子 灵动的课堂

裕安小学  许元萍

 

体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重要的一环,落实“立德树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其他各学科的融合,充分体现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核心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和全面发展。本案例注重器材的变化与运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习,使原本枯燥的练习变得灵动有趣。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向,从师生共演到学生主演,教师辅助;关注跨学科内容的整合,融会贯通,润物无声;关注学生能力的观测,科学分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

 

一说到“一年级”,作为教师的我们,脑海中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这些词: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校门的幼崽,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尤其是男生,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力不强等等。对于体育来说,由于体育课多是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每一个一线的体育老师都知道:要上好,上活低段的体育课是有一定难度的。体育老师在组织教学时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有器材的教学课,那种随心所欲和混乱有时教师会感到头皮发麻、束手无策,因而严重的影响教学质量,教学任务也很难完成。

这学年我又带了一年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班的男生数是女生数的2倍多,那么课堂上的情况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人一凳的室内课可能还好控制,可是一到操场,恨不能给每个学生的脑袋里装个芯片,“不乱跑,不讲话、能安静点听我说完吗?”成了老师的口头禅。低年级体育课的课堂纪律似乎成了体育教师最失败的课堂。因此我进行了一次次的课堂改良和探索,用一个垫子不断创新体育课堂,让课堂变得灵活有趣,而且还能跟着教师掌控,课堂不混乱,训练有重点。下面我来以我失败的一堂公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创新使用小垫子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

 

失败情境再现

我有一节《立定跳远》的公开课。课前收集大量的资料整理,准备好了公开课教案,准备在该班级试上。上课时我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小方垫,辅助练习动作,没想到这个小垫子成了这一堂课最失败的导火线。

师:(边讲解边示范立定跳跃的动作要领)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落地要屈膝缓冲,轻轻落地。口诀:“一摆二蹲三起跳”

有学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拿起教具小垫子,疯狂对战,一会推着小垫子像开“碰碰车”一样猛烈碰撞;渐渐的,大家一一效仿。还有甚者,有人拿起小垫子像“拳击运动员”一样,一拳一拳的向垫子上招呼过去;有人像骑“小木马”一样,把小垫子骑在胯下,向前飞驰;有人像坐在真皮沙发上一样,把垫子搭起来……无穷的创意,让这一刻的课堂像失去控制的游乐场,嗨翻了天。

师:(几声夹杂着我的烦躁情绪的哨音响了起来)

生:学生渐渐回到原位,脸上失去了刚才疯闹的欣喜,转而是一副无聊之至的表情。

按照原计划,让学生利用小垫子练习跳上跳下,做到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就可以。前排的女生都在认真的模仿练习,后排几个比较活跃的男同学,没跳两下,就又开始创意活动了。他们把小垫子侧放,拉长距离;竖起来,增加高度。然后有人摔跤了;有人嬉闹着;有人动作变成了跨跳;

不仅不按照我的要求练习,还乱动器材,影响其他同学上课,还把动作都搞错了。我的重难点要怎么办呀?

看着这群做着奇怪动作,发出各种怪声的捣蛋鬼,我的火气就蹭蹭的往上跳,不得不暂停课的安排,对班级上课纪律进行修正,在我的絮絮叨叨中,我们的小朋友终于“懂事了”、“不再扰乱课堂秩序,认真的听我把课讲完了”可下课铃声也响了起来。

课下,我询问学生,“同学们,学习新本领开心吗?这节课学的开心吗?”听着稀稀拉拉的回答和无精打采的小眼神,我也在问自己,如果是我在上这节课,我开心吗?答案很明显,不开心。

面对这一堂体育,我的训练要求完全没有达成要求,学生也没有学会如何使用小垫子进行运动保护。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1.低年级的体育课注重兴趣化教学,本节课的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喜好游戏,喜欢模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自制能力较差,经常很简单的要求也要经过反复提醒才能形成概念。教师采用多样化教具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但学生对学习教具感兴趣,关注点却不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该如何抉择?

2.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上要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分的体验学习过程,并掌握技术动作的方法。本课的教学安排中教师占用了很多时间来进行技术动作的讲授学习,这样课的练习强度和密度都将大打折扣。对于技术动作简单的动作是否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来达到练习掌握的效果?

 小学体育学科,是学生在校园内接触较多的科目。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多维度、多要素的概念。基本上是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以便进行终身体育锻炼。

 从本节课的上课效果来看,教师采用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已然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不能起到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效果,那就不适合现在的小朋友。

 

小垫子的创新使用

1.小垫子+跨学科主题情境的运用

我决定重新设计再上一次这节课。这次,我设计了“嗨翻兔年”主题情境,并将小垫子融入课堂游戏环节:

 

 

再次上课,围绕今年是兔年的契机,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了“兔子面具”的绘制,每个学生都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兔子面具”。而兔子又是跳远比较厉害的小动物,这样整节课围绕“嗨翻兔年”的主题情境展开,让学生仿佛化身成一只快乐的小兔子,在欢乐的氛围中蹦来蹦去,还完成了小垫子改编的模拟情景综合活动“兔子快递站”。把“头顶垫子”、“垫子的平放、竖放”、“垫子的搬运”融合在比赛活动中。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认可、被展示,更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融入本节课的学习。整节课上下来非常的顺畅,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兴奋度也很高。在兔子主题的游戏情境下,学生不仅参与了各种游戏,还学会了“双跳双落、落地平稳”。而且不需要老师提醒动作要求,他们会根据情境自己感受、对比动作的准确度,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自评、互评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乘胜追击,将本单元的另外2节课也都按小垫子+主题情境模式进行教学。

 

 

通过三次课的学习,小垫子的反复出现和合理运用,通过数据观测,学生每节课的平均心率130-140/每分钟,群体密度达70%以上,个体密度在57%左右。95%以上的学生学习并掌握了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考核结果优秀率45%、合格率97%;提升了学生辨别动作的正确与否的能力,帮助同伴更好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自评与互评能力。

从体育素养看,学生的体育情感、运动能力、健康知识与行为这几个维度都有加分。

2.小垫子在体育活动中百变运用。

小小的一块小方垫,却能带来如此多的乐趣。针对小垫子的功能与运用,对应体育项目做了统计,这些游戏可练习、可比赛,在游戏的过程中都能对相应的运动项目技术和运动能力得到提升,我把这些可以用上小垫子的运动项目做了统计表,如下:

与小垫子相关的体育项目统计表

 

类别

游戏名称

游戏方法

游戏目标与分析

 

 

 

 

 

 

 

 

跑类

推箱子

呈俯撑姿势,用双手按在箱子上,双脚依次交替前进,把箱子推到相应区域,即完成

此游戏通过手和脚的协调配合,将箱子推到指定地点,发展学生的手臂和腿部力量、核心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送快递

小组游戏,以快速跑加上接力的方式,将箱子送到制定地点,折返,击掌,下一人出发。

此游戏通过快速跑折返接力的方式,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快速跑能力,以及团队凝聚力。

趣味接力

将小垫子作为接力的内容进行传递,可做往返或者迎面接力。

此游戏通过传递小垫子进行往返或者迎面接力,增加趣味性同时,锻炼学生腿部力量和快速跑能力。

穿越火线

将小垫子设为障碍物,可跳、可跨、可绕,进行一定距离的跑动练习。

此游戏增加跑动过程中的阻力和身体的应变能力。

 

 

 

 

 

跳类

挑战小垫子

将小垫子做平放(窄边、宽边)、竖放、进行跳跃练习。

此游戏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单跳、双跳的动作技术动作。

连续跳

将小垫子连续多个摆放,距离可根据学生能力设计,可以设定单跳、双跳的动作要求。

此游戏对学生的各种单、双脚跳跃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骑马接力

将小垫子作为小木马,学生骑在垫子上进行跨跳练习,可做往返或者迎面接力。

此游戏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身体协调平衡能力。

 

 

 

用身体部分碰撞

蚂蚁运箱子

学生做蚂蚁爬的动作,将小垫子放在学生的腹部,进行搬运,哪里掉落,哪里捡起继续爬行。

此游戏发展学生的手臂力量、核心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大象运箱子

学生做大象爬行动作,过程中将小垫子往前推行。

此游戏发展学生的四肢协调性和手臂支撑力量。

小小拳击手

两人或者三人一组,一名学生持小垫子作为拳击的手靶、脚靶,其他学生进行手臂和腿的击打动作。

此游戏发展学生的手臂和腿部力量以及身体核心力量。

 

 

 

 

 

 

 

 

 

 

 

 

 

 

组合拼搭

背对运箱子

两人一组,将小垫子夹在两人的后背之间,不得用手触碰,平行移动到指定位置,则为成功。

此游戏发展学生的身体核心力量和团队合作能力。

合力运箱子

两人一组,将小垫子夹在两人的胸前,上腹部的位置,或者一人前胸一人后背,不得用手触碰,平行移动到指定位置,则为成功。

此游戏发展学生的身体核心力量和团队合作能力。

过河

一组学生将小垫子作为搭建桥的木板,一块一块连续拼接,所有成员踩在垫子上,不得落地,全员通过指定距离则算完成。

此游戏发展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趣味接力

学生通过接力的形式,将小垫子拼搭成一个造型(沙发、城堡、多米诺骨牌),全员完成之后,完成造型的拼搭即可。

此游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快速跑的能力。

抬轿子

4人一组,将小垫子作为轿子,其中一人乘坐轿子,2人在旁边抬轿子,1人在后面保护。只要乘坐者脚离地移动一段距离即可。

此游戏发展学生的手臂力量和身体控制能力以及小组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项目我们都利用创设以“百变的垫子”为主题,抓住垫子的灵活性、安全性,以“趣”为主,充分“玩”活垫子动感培育为指导思想,旨在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勇”,培养学生的“思”,满足学生的“动”,激励学生在挑战中习得,在快乐中练就技能。

当我们把小垫子作为运动保护用品和道具呈现了它的多项功能,学生们也不再把小垫子当成破坏课堂纪律的道具,逐渐懂得了小垫子的重要性,随着学生的进入小学时间久了,课堂也慢慢有序起来。

 

为什么一个小垫子的创新运用,就能起到很多效果呢。

近年在教育部颁布了“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后,学校的体育工作得到优化、课程设置多元丰富、课堂教学得以兴趣化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得到全面提升。育人方式也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小垫子的创新运用,是在模拟情景下开展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不同的,充满饿了新鲜感,在保护、隐蔽、缓冲、遮挡、等运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跑、跳、身体动作、创意场景的运动中起到了十分有效的可见物品的功能。它的作用如下:

 

1.以游戏显趣味,激发主动学习

低年级的体育课注重兴趣化教学,让学生喜欢体育,爱上体育。课上运用小垫子这种器材丰富学练活动,或者主题化、情境化、游戏化学练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学练参与度和效果。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是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对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就要求教师多动脑筋,多引导,多激励,抓着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直观入手,让学生感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乐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规则意识、自评与互评能力。

2. 以活动促成长,建立团队意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小垫子因为它的灵活和保护性,小学生可以充分使用想象力发挥小垫子的多种功能。不仅是对课上的练习时间要有保证,还要对学生的学练体验过程进行完善。由于是刚走进新的校园环境,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体意识正在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样化的游戏竞争模式可以更加深刻他们的主角意识和竞争意识。

3.以融合助提高,呈现多彩课堂

跨学科主题的设计,可以丰富课堂学习的代入感,强化学练体验。这三节课分别以“嗨翻兔年”、“动物保护小卫士”、“我是运动小健将”三个主题来贯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通过“快乐跳”、跳跳乐障碍跳,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跳跃练习中重点体验了双跳双落、落地平稳的动作。第二课时,通过“团队”、“技能”、“体能”三关,让学生掌握蹬摆结合的跳跃动作,进一步巩固蹬摆协调、起跳有力、屈膝缓冲。第三课时,通过“小健将资格赛”、“小健将大比拼”、“小健将考核赛情境等,让学生体会起跳有力的要领,并不断向远度挑战,超越自我。

4.以体育促德育,关注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更加关注自己的动作和行为,是否符合主题要求,评价的维度不再是单一的远度成绩。还有动作姿态、动作完成、语言表达、遵守纪律、挑战自我、团队合作等方面。同时,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语言或表情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学生评价维度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教学中更好的诠释了笃学、合作、善思,更加彰显体育的育体、育德、育心。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执行教学计划,很少因为学生的原因和场地的原因而改变计划,当学生的生理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适应教学需要时,教师很少主动地调整或改变教学进度。而一年级的学生因为是刚走进新的校园环境,和老师的配合也不是特别的默契,这时候如果老师坚持教学设计的思路,那么学生和老师之间关系将变得紧张,进而影响到这门课的学习和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这节课虽然原来的教学计划被学生打乱了,但是意外的事情给我带来了许多意外的收获。

 

百变的小垫子这一系列体育课的创新使用,让低年级的小朋友了解海绵小垫子并不是一种玩具,是帮助我们开展各类体育运动的好助手。在创新使用小垫子的体育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努力学习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情景教学、创意垫上体育训练项目,认识到了体育运动中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学会了正确使用海绵小垫子,把破坏课堂纪律的道具变成了锻炼身体保护自己的工具。

这也正是创新使用小垫子带给体育教师最大的提示,只要努力发挥每一个体育用品的功能,在不同的契机中使用器械,就能避免这些器械的单一用途,能打开学生的想像空间,将体育器械的功能发挥到无穷大的效果。

上一条:研在线问题燃学习热情 下一条:一路“研”败不罢“修”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